一年四季的别称

1、九夏:夏季3个月共90天,遂名“九夏”。魏晋陶渊明《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复九夏”之句。

2、秋天的别称

3、此外,“时序”也可以扩展为表示节气的古诗,如“立春”、“惊蛰”、“谷雨”等,这些节气也可以用来描述不同时间的变化和特点。

4、朱明:《尔雅·释天》称:“夏为朱明。”《汉书·礼乐志》有“朱明盛长,敷与万物”之句。

5、三冬:古代以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简称为“三冬”。唐杜荀鹤《溪居叟》诗:“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6、春分,别称是仲春

7、夏天太阳―――骄阳

8、泰秋:泰,物丰,谓其时安泰吉祥。《管子·出国轧》有这样的记载:“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

9、秋季:孟秋是七月,仲秋是八月,季秋是九月。

10、槐序:因槐树夏季开花,故名夏为“槐序”。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

11、在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春天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夏天的“烈日炎炎红日照”,秋天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冬天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而这些描述都与时间流逝密不可分。

12、古人描写一年四季,都很走心。古人把春夏秋冬最美好的事物进行了总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除了我们熟知的春夏秋冬之外,古人对于四季还有什么美称呢?

13、春季——青阳

14、青春: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机盎然,一派葱葱郁郁,因之称春为“青春”。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5、隆冬:深冬之意。《王羲之传论》云:“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16、一年四季古诗里叫“时光”。

17、年的别称“岁”,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等。

18、岁表示年,载表示年

19、春天是指一年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它是冬季与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20、原因是古人喜欢用自然景象和其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转。

21、夏季是一年的第二个季节,是四季之一。在大多数地区夏季是气候炎热、有可能缺水的季节,此外,由于夏季时北半球大部份学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当旺盛的旅游季节。

22、玄英:《尔雅·释天》:“冬为玄英。”

23、青阳指春天,春为青阳。或指西方诗人称能带给人内心无比温暖的柔和阳光为青阳。

24、冬天的别称

25、春天的别称

26、三春、青阳、韶节、苍灵、阳节、九春、艳阳、淑节、阳春、青春。

27、因为古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在写诗时会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和景象来写,来表现出自然界和人的互动关系。

28、时令诗不仅是文学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9、秋季——素商

30、白驹金虎赤乌阳乌金乌金轮火轮

一年四季的别称

31、秋季的雅称有三秋、九秋、金天、金素、素节、、素商、白商、白藏、西陆、高商、商节、白茂、凌辰。

32、农历一年四季中的每个季节三个月,这三个月都是按照“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即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是“孟”,第二月是“仲”,第三个月是“季”。比如春季的三个月分别叫做:“孟春”、“仲春”和“季春”。

33、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34、冬季的雅称有玄英、隆冬、三冬、九冬、严冬、冬节。

35、大寒,别称是腊冬。

36、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37、三夏:古人称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简称“三夏”。古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夏歌》吟:“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38、九冬:冬季共九十天,故云。南朝梁沈约《夕行闻夜鹤》诗云:“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39、炎节:《梁元帝纂要》称:“夏天曰昊天,风曰炎风,节曰炎节。”又称炎序、炎夏、夏序。唐代钱起《送薛判官赴蜀》诗曰:“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

40、时令诗在唐诗、宋词等各个时期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尤为唐代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白露未晞,冬将至,梅花半放梅花院”等名句。

41、第一个月叫孟(孟春),第二个月叫仲(仲夏),第三个月叫季(季春);

42、春天太阳―――春晖

43、所以,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活力,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44、长夏:本指农历六月,亦泛指夏季,是谓夏季白昼特别长。

45、玄英,作为词语一般解释为纯黑色或是冬天,也带指唐代诗人方干。

46、二是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别称仲春;

47、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8、冬季:玄英,隆冬、三冬、九冬、严冬等,最喜欢的当属“玄英”。

49、年,年度

50、这些古诗不仅反映出人们对时间和自然的感知和理解,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审美情趣。

51、一年四季古诗里叫“时序”。

52、春季的雅称有阳春、三春、九春、青春、芳春、青阳、艳阳、阳节、昭节、淑节、韵节及苍灵的雅称。

53、苍天:苍,青色。春天万物转青,故称。《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

54、夏季的雅称有朱明、朱夏、长嬴、长夏、昊天、槐序、炎节、三夏、九夏。

55、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简称“三春”。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6、秋与春类似,指一年中的秋季,也泛指一年,比如我们常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百世千秋后,闻风亦遽回。”

57、夏天的别称

58、夏季:孟夏是四月,仲夏是五月,季夏是六月。

59、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60、青阳:春天阳光温和明媚,所以春又有“青阳”之美称。陈子昂《感遇》云:“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一年四季的别称

61、冬节:有时专对冬至而言,《南齐书·武陵昭王晔传》:“冬节间讯,诸王皆书,晔独后来。”有时泛指冬天,《后汉书·马融传》:“方涉冬节,农事闲隙。”曹操《却东西门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62、早晨太阳―――朝阳、朝曦、朝暾、朝光、朝晕、初旭、初景

63、扩展资料

64、一年的别称是稔。

65、秋季,又称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北半球为9至11月,南半球为3至5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66、劲秋:指肃杀的寒秋,因秋风劲吹,故名。魏晋陆机《文赋》中有句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67、除此之外,还有以日月等天文现象来表示时间的“历数之诗”和以生命年龄来表示时间的“岁时之诗”等不同形式。

68、在古诗里,春季有三春、九春、青春、艳阳、苍天、苍灵、淑节、昭节、韵节、阳节等雅称。

69、因为古人常以四季为主题写诗,表达对时间的感悟和思考,而“时光”这个词则是对时间流逝的综合称呼,几乎涵盖了四季的所有内容。

70、“春”除了意为一年的第一季——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也泛指“年”,如“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一卧东山三十春”……

71、你好,一年四季在古诗里被称为“时节”,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诗歌主题。春天时,古诗中常描绘花开草长、春意盎然的景象;夏天则常写炎炎夏日、烈日炎炎的景象;秋天则常描写丰收的场景,黄河滔滔的壮阔景象;冬天则常写寒冷的天气、白雪皑皑的景象。无论是哪个季节,古诗中都能够抒发出诗人的感慨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对人们生活和情感的影响。

72、九春:春季3个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阮籍《咏怀》云:“悦怿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73、爽节:秋季天高气爽,故有此称。南北朝诗人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之一》中就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的句子,有时亦代指重阳节,如唐代李适《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一诗中有句曰:“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

74、古代对年的称谓别具特色。“春”“秋”称谓年。如:一卧东山三十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载”称谓年。如:千载难逢、数载以还。用“霜”称谓年。如客舍并州已十霜。用“稔”(ren)称谓年。如:凡州存亡,不三稔。我国古代对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根据不同的气象变化及自然现象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别称,沿用至今。

75、夏季:朱明、昊天、炎节、三夏、九夏、长夏,以及槐序。

76、因为古代诗人常描写四季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而每个季节所特有的气候、景象,都被称为“时令”。

77、分别是:孟,仲,季。春季:孟春是正月,仲春是二月,季春是三月。

78、“霜”也为年的别称,“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等。

79、三夏:数字三和夏相结合,一般不是说三个夏天,而是借指夏天。原来,夏天有三个月,古人称之为孟夏、仲夏、季夏,分别对应农历四月、五月、六月,相当于公历的五月、六月、七月。

80、时令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反映文化、历史、地理和民生等多维度信息的载体。

81、秋天:白藏、西陆、商秋、劲秋、素秋、金秋等,亦称爽节。

82、明光、朝曦、夜半、落日、红日等、一天中不同时候的太阳有不同的叫法、太阳雅称白驹金虎赤乌阳乌金乌金轮火轮赤轮晷景奔晷朱曦曦和阳景大明明光光朱曙雀红日春天太阳―――春晖夏天太阳―――骄阳早晨太阳―――朝阳、金乌、常用金乌西坠形容太阳落山、子时、春天的太阳春晖、谢谢、口语中、阳明、晷景、早上的太阳叫朝阳、不喜勿喷、金乌。特别是在农村,赤乌。

83、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种特别的诗歌类型,叫做“时令诗”,是指描写四季景色的诗歌作品。

84、、1、立春,别称是首春。

85、在古代,夏季又称“朱明”,其他类似的别称有三夏,九夏,炎夏,朱律,清夏等。

86、冬季,又称冬季。北半球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其他的为春、夏、秋。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

87、严冬:南朝梁简文帝集《大同十一月庚戌诗》:“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

88、冬季:孟冬是十月,仲冬是十一月,季冬是十二月。这与我国对兄弟排行一样,孟,仲,季,叔,代表老大到老四的排行。

89、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90、字的解释

一年四季的别称

91、素秋或素节:古人认为,秋天的颜色为五色(青赤白黑黄)中的“白”,故有时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有诗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92、三是立夏,夏季的笫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正式开始,别称首夏;

93、九夏:三夏是三个月,自然就是九十天,所以古人也称夏天为九夏。

94、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阳、元阳、春王、正阳;二月称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仲阳、阳中;三月称为季春、暮春、三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此外,春天还有“苍灵”“淑节”“昭节”“韵节”“阳节”等诸多雅称。

95、古人认为四季交替,风景变换,反映了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因此,时令诗也成为表现时令景象和感慨自然之美的文学形式。

96、商秋:因晚秋寒风凄厉,故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音相应,故名。晋代潘尼《安石榴赋》中有句云:“商秋授气,收毕敛实。”

97、四是大寒,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别称腊冬。

98、一年四季古诗里被称为“时令诗”。

99、长夏:本指农历六月,亦泛指夏季,是谓夏季白昼特别长。杜甫《江村》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宋代张耒《夏日》诗:“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100、夏季三个月份分别是6月,7月和8月。根据天气气候分,3月4月和5月是春季。6月7月和8月是夏季。6月10月和11月是秋季。12月1月和2月是冬季。夏季6~8三个月,也是一年中,雨量最集中的时间。一年中雨量最多的时段都集中在6~8月份。所以6~8月份也是每年防汛最严峻的季节,统称为汛期。

101、稔,是汉语词汇,指的是庄稼成熟。如:丰稔、稔年(丰收之年)。也指年,古代谷一熟为年。稔,也有熟悉,习知之意。如:稔知、稔熟。

102、寒者易节,春秋代序。一年四季,古人早已在古书藉中,将它易名换姓,称为释季,也就是您所说的别称吧。

103、一岁,一载,一春,一稔。

104、所以在古诗中,经常可以看到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象的诗句,称为“时序之诗”。

105、一年四季古诗里称为“时令诗”。

106、是春天。

107、白藏:按五色学说,秋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如《尔雅·释天》曰:“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108、季春、孟夏和仲秋都是我国民间的说法,故一般指的是农历月份。

109、素商是一种对秋天的雅称。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

110、说起“祀”,大家比较熟知的“祭祀”,“祀”除了表示祭神的地方,在殷商时期也称年为“祀”,惟十有三祀(只有十三年)——《书·洪范》。

111、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

112、因为古人喜欢以自然界的变化描述时间,而时间分为四季,分别为春、夏、秋、冬,所以在古诗中经常用“时序”来描述一年的四个季节。

113、季春指的是农历三月,孟夏指的是农历四月,仲秋指的是农历八月。

114、“载”是非常古老表示时间的词,在远古的唐虞时代,便称年为“载”,《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我们常使用的成语如“一年半载”、“千载难逢”等,都是表示年的意思。

115、夏天的别称是:

116、不同时间太阳幻雅称?早晨(红曰)东升,中午(烈日)炎炎,不傍晚工(夕阳)红。

117、黄昏太阳―――夕照、夕曛、夕晕、夕阳、残阳、斜阳太阳雅称

118、春天的特点是气温逐渐回暖,大地开始复苏,植物开始发芽、开花,动物也开始活跃。

119、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120、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如唐代王维的《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唐代陈子昂亦有诗曰:“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一年四季的别称

121、朱夏:《尔雅·释天》以“夏为朱明”,后人由此引伸为“朱夏”。晋·傅咸《舜华赋》云:“应青春而敷蘖,逮朱夏而诞英。”宋代孔平仲《官松》诗云:“中有清风发,能令朱夏寒。”

122、一岁、一载

123、夏季——朱明

124、因此,春天也被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

125、这些诗句不仅为我们带来季节的美好,也启迪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体味。

126、这些描写季节的诗句多是反映诗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

127、芳春:春天天气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号。陈子昂有“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的佳句。

128、一是立春为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含义是万物复苏,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所以别称为首春;

129、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又分别将正月称为孟春、早春、首春、元阳、正阳等;二月为仲春、酣春、大壮、中和等;三月为季春、暮春、三春、晚春等。“苍灵”即为青帝,是古代的司春之神。黄巢曾在《题菊花》中写: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30、九秋:整个秋季共分为九旬,故古人有时也用“九秋”来代称秋天。如晋代诗人张协的《七命》诗曰:“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

131、我们这里对太阳的雅称:冬天称阳婆(坡),老人们躲在向阳处晒太阳;早上称日头,太阳露头。

132、立夏,别称是首夏。

133、昊天:《尔雅·释天》说:“夏为昊天。”

134、艳阳:春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故又称“艳阳”。鲍照《学刘公干体》云:“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杜甫有诗云:“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

135、稔意为庄稼成熟,古代谷一熟为年,所以“稔”也表示年,“不稔于岁”、“凡周存亡,不三稔矣。”

136、春季,四季之一。从节气意义上讲,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

137、一年四季古诗里叫“时令”。

138、因此,“时光”这个词在古诗里被反复提及,成为了描绘四季变化与人生沉淀的重要象征。

139、在古诗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赞美、留恋、感慨和思考。

140、不同时间太阳的别称:

141、此外,春天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民们忙于耕种、播种,为丰收做准备。

142、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143、西陆:古代指太阳运行到西方七宿的区域,本为二十八宿中昴宿之别称,后亦代称秋天。如晋代司马彪《读汉书》一文中就有“日行西陆之秋”之句,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亦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144、在春天,阳光明媚、气候宜人,人们可以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如郊游、野餐等。

145、旧时以阴历四月一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此三个日亦合称为“三夏"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