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用张冠李戴造句子【32句】
用张冠李戴造句子
1、成语解释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2、“张冠李戴”的意思: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读音:[zhāngguānlǐdài]造句:
3、最终张良悔恨不已,认为自己是“张冠李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把别人的东西戴在自己的头上,这个人就被人称为“张冠李戴”,是一种欺骗和误导的行为。这个成语的寓意是警惕人们不要欺骗和误导别人。成语的出现也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认真思考前后因果,以免犯错。
4、[zhāngguānlǐdài]
5、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6、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7、拼音zhāngguānlǐdài
8、意为将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将这一方涉及的事情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它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口语、书面语通用,多含贬义
9、意思是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10、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 dài[释义]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语出]明·田艺蘅《留青曰札》第二十二卷:“谚曰:‘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正音]冠;不能读作“ɡuàn”。[近义]破绽百出似是而非[反义]无可非议毫厘不爽[用法]用作贬义。比喻无意中弄错了事实或对象。一般作谓语、状语。[结构]主谓式。[例句] ①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吗? ②这些人采用~手法;硬把物理学上的“相对论"说成是哲学上的“相对主义"。[英译]confuse one thing with another
11、成语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12、张冠李戴
13、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14、《史记》中有一则故事,讲述战国时期有两个人,一个叫张良,一个叫李斯,他们经常在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一天,张良给李斯介绍了一个人,说这个人可以引导汉王刘邦成为一个伟大的皇帝。但是,李斯因为自己的妒忌和阴险,却告诉汉王刘邦,那个人实际上是汉王的敌人。结果,汉王刘邦把那个人给杀了。
15、【解释】: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16、张冠李戴,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
17、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18、这些人采用张冠李戴手法,硬把物理学上的"相对论"说成是哲学上的"相对主义"。
19、你一定要看仔细,可别张冠李戴,错怪了人。
20、有一天,一个大臣问李戴:“你听说过这个故事吗?”李戴胡乱地编了一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正好是张冠早年曾经讲给李戴的故事。大臣发现李戴的话与张冠讲的话不一致,就认为他们是在骗人,于是将两人处以重罚。
21、“张冠李戴”是一个成语,主要是指错误地引用或曲解他人的言论、行为或事实而造成的误解或混乱。
22、从这个故事中,人们理解到了“张冠李戴”的含义,指的是别人的想法、言论或行动被断章取义,甚至曲解、误解,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混乱和困惑。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避免误解别人的话或行为,并尽可能把事情搞清楚,保持正确的沟通和理解。
23、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两位叫张冠和李戴的人都是很聪明的人,但是他们同时爱编造谎言。
24、妈妈常把影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25、这则成语意思是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把这一方涉及的事情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它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口语、书面语通用,多含贬义。
26、张冠李戴,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1]
27、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28、感彩贬义成语
29、zhāngguānlǐdài
30、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用张冠李戴造句子
31、意为将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姓李的人的头上,将这一方涉及的事情安插给那一方,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它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口语、书面语通用,多含贬义。
32、【出自】: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