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居的陶渊明终于可以无官一身轻,暂时可以享受一下底层百姓的生活。

2、归园田居其二,作者几乎完全采用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鸡鸣、狗吠等农村中的最平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3、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4、这首诗中诗人将归隐之后的生活,带着我们在他的田园里参观了一番,他指东道西地向我们一一介绍: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

5、纵横交错的句子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6、全诗可分做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集中地描绘了还家路上的情景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写出结束了劳动,独自一个人手持扶杖,怀着“怅恨”之情,转回家去。但回家的道路坎坷崎岖,荒芜曲折。从表面看,他辛苦劳作一天,且孤独无伴,只身奔家,难免怅然生恨。就深层涵意说,此诗意在抒写欣然自得之情,那么,此“怅恨”二字,实具反衬下文欢快欣然的作用,若将《归园田居》组诗做一整体阅读,便会发现这里的开端“怅恨”,是紧接上诗凭吊丘垄荒墟,人生终当归于空无的感叹而来。“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所致道路的荒凉和艰难,透露出时代特定背景的影象。

7、无论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还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8、这是《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五篇。它以一天耕作完毕之后,回家的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做为描写对象,来反映“归园田居”后的另一个生活侧面。

9、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10、《归园田居其五》是魏晋时期陶渊明的作品。全诗为:

11、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

12、《归园田居》中的这一句诗,运用以动衬静的白描手法,营造了了乡村宁静田园生活。是诗人回归田园后内心的恬静写照。

13、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14、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15、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16、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1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连用比喻的句子。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这句连用两个相似比喻,又是对仗句式,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情绪。意思是关在笼中鸟儿依恋居住过树林,养在池中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18、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19、都是宁静美丽的,情景交融。质朴清新。

20、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这是是诗人辞官归田舒适生活的一个写照。

21、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在这句诗中,作者采用反衬的修辞手法。通过大人,大儿对小儿贪玩形象的反衬突出的表现了农村生活的安逸祥和。

22、走向了朴实无华的宁静乡村,

23、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24、归园田居其一采用比兴手法,用“尘网”,“樊笼”来象征黑暗的官场,突出诗人的爱憎情感。“故渊”,“旧林”象征美好的田园生活。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此外“羁鸟”、“池鱼”句也是比兴的运用

25、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6、远离了尔虞我诈的黑暗官场,

27、全诗有一处用典。“可以濯吾足。”一句,化用《孟子离娄》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原是借沧浪之水的清浊为比兴,形象地表达时清则仕,时浊则隐的意思。而陶渊明却任凭涧水清澈见底,依旧用来“濯我足”,完美的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