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游记》当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有

2、如:昭惠二郎神,齐天孙大圣,这个心高欺敌美猴王,那个面生压伏真梁栋。(对比)

3、对偶句式(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4、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5、如: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谊!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反问)

6、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7、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8、如:惠岸行者整整衣裙,,执一条铁棍,架云离阙,径至山前。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夸张)

9、拟人:如将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等非人物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如“花儿笑”,“山呼海啸”。

10、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主要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11、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12、比喻:如来佛祖被形容为“金身彩凤”,孙悟空被形容为“石猴”。

13、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14、"悟空,你若是再不回头,我便要叫你变成石头。"--这句话使用了威胁和恐吓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唐僧对孙悟空的不满和警告。

15、如: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反复)

16、"我欲成仙,快乐齐天。"--这句话使用了夸张和夸耀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孙悟空对自己成为神仙的向往和追求。

17、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18、排比句式(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19、以下是一些西游记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20、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21、那四大天王收兵罢战,众各报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狮象的,有拿住狼虫狐骆的,更不曾捉着一个猴精。

22、《西游记》中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以下是一些例子:

23、如: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抛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明喻)

24、如:那四大天王收兵罢战,众各报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狮象的,有拿住狼虫狐骆的,更不曾捉着一个猴精。(排比)

25、对仗:如“金箍棒,铁棒磨成针;九齿钉耙,铁杆铸成钩”。

26、"你这个猴头,你敢不敢跟我打一架?"

27、夸张:如孙悟空的身手被形容为“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猪八戒的鼻子被形容为“千里挑一的好鼻子”。

28、如: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对偶)

29、排比: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