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比观察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异同之处,来发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2、比喻观察法:通过运用比喻的方式,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3、①语言建构与运用,

4、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1.现代汉语知识(1)汉语拼音的使用(2)3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写(3)标点符号的使用(4)语法与修辞知识理解与运用(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常见修辞格)2.古代汉语知识(1)常用实词虚词(2)常见固定句式(3)基本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古今通假与词性活用等)(4)基本句法(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与被动句等)(5)古诗词经典语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1中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5、小学语文四大核心素养:

6、②思维发展与提升,

7、观察方法有很多种,小学语文的观察方法主要包括文本观察、语言观察、思维观察等。

8、观察方法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中常用的观察方法:

9、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10、文化传承与理解

11、除此之外,小学语文的观察方法还包括豆腐块观察、卡片观察、句子观察、表观察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观察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2、审美鉴赏与创造,

13、语言建构与运用

14、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试题的难度,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广州市各区小学的期末考试题难度被视为适中。总的来说,浙江小学语文的难度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长和学生都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准备。

15、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在考查目标上没有变化,要求仍然是着眼于语言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  1.识记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从试题看,这一项内容的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也以常用字为主。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包括对写作的要求),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  2.表达应用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实际使用中问题比较多,甚至包括新闻报道、学校教材等正式的书面资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比较混乱,因此在高考中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确有一定的困难。不过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多次正式颁布了作为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国家出版总署1951年9月,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因此标点符号也是有“法”可依的,至少有些最基本的规定还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这也正是出这类题目的依据。换句话说,试题中出现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都是比较明显的和没有什么争议的。而目前尚未规范或者有争议的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当然不会也不应出现在考试题目之中,即使句子中涉及到这类问题,在考点上也应该回避。  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包括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一项内容的考查,可以用客观性试题,也可以用主观性试题。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主要题型有: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这类试题呈开放状态,没有固定的答案,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平日头脑中积累的材料。学生答题,不可能全都与参考答案一样,只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就应视为达到要求。  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常见修辞方法规定了8种。这8种修辞方法中,“借代”虽然没有列在教学大纲里,但考虑到它应用较多,学生又熟悉,需要考查,就列在这里。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本条①②两项有文字修改,原大纲的表述没有考虑到作家,修改后考查的目标就明确了。  这类考查常常是与中国重要作家极其时代和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极其国别和代表作综合在一道进行。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这里所说的“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即使难度相同的古代诗文,对于古代诗文素养不同的人来说,也会有对所谓“浅易”程度的不同认识。因而这里的“浅易”应当理解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程度。  《考试大纲》在“能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之后列了“理解 B”“分析综合 C”“鉴赏评价 E”三项,三项之下又总共提出九条具体要求。“理解”中第一条常见实词的含义,第二条常见虚词的用法,第三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第四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语言方面的要求。这四条着重要求理解,能力层级均为B级。“分析综合”中第一条筛选信息,第二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三条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内容方面的要求。这三条着重要求分析综合,能力层级均为C级。“鉴赏评价”中第一条鉴赏,第二条评价,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较高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从这些具体要求的设置中可以看出,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首要条件;而对于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内容的鉴赏评价则又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这是掌握古代诗文的主要目的。  古代诗文阅读有有一处修改,即“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修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  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在其他方面与2005年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是现代社会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从事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我们从阅读文章中或学习新知识、或了解社会动态、或欣赏文学作品等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充知识、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在于检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即将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材料包括了“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里将着重探讨对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要求。  在高考试卷中,一般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选材,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也就是说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是比较陌生的。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内容称为“新知识”。新知识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是人们在学习深入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接触到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测验是为了检验人的学习的潜在能力,选这样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这些内容在升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与2005年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作具体说明。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高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是高考写作一贯的要求。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有一些考生选择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常用应用文体,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这里表示考生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常用应用文体)都是可以的。高考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一般只要求会写上述几种文体,不搞文学创作;但是,如果高考试题中说明“文体自选”,考生不违反题意,选择写散文、、故事和寓言等等文学体裁,也是符合要求的。高考写作也不同于征文比赛,征文比赛只录取前几名,衡量文章不仅注意写作技巧,更重视文章内容的社会意义,而高考写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  考试大纲将写作能力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  基础等级包括: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发展等级包括:①深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发展等级包括: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写作内容有一处修订,即发展等级“深刻”一项中“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修改使原项目中的层次表述得更加清楚。  作文评分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等级有四个项共15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以15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  出处:中国教学资源网  作者:会员

16、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17、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18、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19、实验观察法:通过进行实验,来观察事物的变化和规律。

20、)3.文学作品阅读(1)古今中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包括内容、人物、体裁、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文学史地位等)(2)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主要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语言学赏析等)

21、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22、现在的小学语文题目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从基本的语言知识到文学鉴赏,再到课外拓展题,涉及了诸如四大名著、古代乐器等众多领域。

23、以上观察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24、思维发展与提升

25、细致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事物的细节,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26、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27、统计观察法:通过统计数据和信息,来了解事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8、透视观察法:通过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深层次特点。

29、语言观察则是指对文章的语言、词句、修辞等进行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的方式和效果。

30、文化传承与理解。

31、思维观察则是指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观察作者的思维方式、态度、情感等,从而理解作者的意和表达方式。

32、文本观察是指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了解文章的结构、主题、情节等要素。

33、审美鉴赏与创造

34、写作(1)文字表达训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段短文等写作基础能力)(2)段落写作训练(逻辑思维,文字组织,中心意思等写作基本能力)(3)不同文体写作训练(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与说明等常见表达方式)(4)写作综合训练(写作思维,文体特征,语法规则,表现技巧等综合能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