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的敏怎么解释-集合49句
敏而好学的敏怎么解释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的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使是学问、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也可能在其他领域有高于自己的地方,要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积极从他人身上学习自己欠缺的长处。
2、敏是聪慧机敏灵活,好是热爱,能主动学习。
3、敏而好学的敏,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示意谓之文也。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
4、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感到羞耻。形容谦虚好学。
5、敏而好学发音mǐnérhàoxué释 义敏:勤勉;好:喜好。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聪明之人却爱好学习。常被误用为:聪明之人并且好学。
6、知识的海洋如此浩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论语》里的这句“敏而好学”一般的解释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习。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这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学习和践行。
9、个人认为应该解释为“思维敏捷”或“机灵”或者“敏锐”,因为如果是指“聪明”的话大可以用“慧”或“智”。而且光解释为“聪明”的话并不能显示出“敏”字的那种动作态。
10、出自《论语·公冶长》。
11、《论语·公冶长》第五篇:
12、子贡问:“孔文子为什么谥号为‘文’?”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其实是一个递进关系:要成为“文”人,不仅要聪明,而且还要勤奋,同时还要做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且不以为耻。一个人如果既聪明又好学,就会拥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就会向各种人请教和学习,包括不如自己的人,并且不觉得丢脸,反而觉得特别开心,因为他通过请教学习,学到了更多得到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对待学问要勤敏,不要害羞,不要怕丢面子,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管对方有多么的低下,也要向他们请教,不认为他们是可耻的。
15、出自《论语》。
16、近义词: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勤奋好学。
17、敏而好学的敏字是聪敏的意思,就是说,虽然聪敏,但是也要好学,才能有成就,意为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但是也要好学,才能有成就。
18、“敏而好学”的“敏”的意思是聪明。
19、敏:聪明;好:喜好。敏而好学: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20、这种品质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够帮助人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1、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这个词语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
22、成语来由
23、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聪明好学。
24、这句成语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鼓励人们在学习中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它提醒我们,无论我们的知识水平如何,都应该保持谦虚和虚心,勇于向他人请教,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不断进步。
25、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6、例句如下
27、同时,这种品质也表明了一个人的谦虚和虚心,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因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8、敏是聪敏的意思,就是说,虽然聪敏,但是也要好学,才能有成就
29、意思是:指聪明好学的人,善于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
30、示例:刘绍棠《蛾眉》:“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的敏怎么解释
31、意思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
32、译文: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33、全句是:“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4、题目中的“敏”字是“聪明”的意思,“好”是“爱好”的意思。这句话意思为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35、这里把“敏”解释为聪明。这是从人文的角度对“敏”字的解释,流传了三千年,激发了代代学子的上进心。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一个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学的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并且不会因为自己的不懂而感到羞耻或不好意思向别人请教。
37、敏而好学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mǐnérhàoxué,好:喜好。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38、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39、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0、词中敏的意思是:聪明,好的意思是:喜好。
41、敏以求之者也的意思是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出自《论语·述而》,敏就是勤勉的意思。有一个成语叫做敏而好学,也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又勤勉,还爱学习,那将来成就必然十分了得。
42、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
43、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4、是说这个人不但勤奋,而且还特别的聪明喜欢学习。尤其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会问不如自己的人去请教。从来不担心这样的做法是可耻的行为。
45、他的学习之所以那么好,因为他平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聪明敏捷,善于学习,并且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这句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怕问问题,不怕向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请教。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谦逊和虚心的态度。
4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48、《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生前的话语从而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49、古之大道,有说法认为,是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也有说法认为,可以看作是自然规律。孔子不仅抓住一切机会向他人学习,同时感悟天地至理,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并且从未放弃对自身的修炼。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