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事:通达事理,为人正直,美名远扬。

2、【举例造句】:国家公务员应该廉洁奉公。

3、出淤泥而不染[chūyūníérbùrǎn]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4、例句:室内陈设井然有序,~,满室的花香使这里显得格外优雅。

5、行为:高洁清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孤高自许。

6、【拼音代码】:ljfg

7、洁身自好[jiéshēnzìhào]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8、气质: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随意轻视。

9、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在《爱莲说》中找出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一尘不染[yīchénbùrǎn]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11、“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12、因清廉和“青莲”是完全同音的,而且荷花从不攀附其他植物生长,却长得笔直而又挺立。所以从这里看出来和化石有着清廉的意味的。在古时候,若是想表达你对为官清廉的大人的敬意,就会有人摘上一朵“青莲”来表达自己崇高的敬意。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4、翻译下列句子。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还具有质朴、傲岸、高洁的品质,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中莲的特点就是君子的品质。

16、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答:鄙弃贪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

17、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答: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

18、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19、莲花是生长在淤泥之中的,而其却不为淤泥所染,其藕洁白。其叶清翠,其花香美。因此自古大家就将其作为美好、高洁的象征,后来人们更是赋予了它高尚、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含义。

20、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21、②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22、例句:胸怀坦白,~是一个人的高贵品质。

23、③亭亭净植植④濯清涟而不妖濯

24、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答:批判贪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25、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答: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可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

2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说明莲花有什么特点?答:庄重而高雅。

27、第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答:议论、抒情。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

28、出处:元·魏初《送杨季梅》:“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29、而成语“捣麝拗莲”取了蔡文姬和苏武的典故,用来形容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坚贞不屈的情怀。说到莲花象征的君子之风,就不得不提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爱莲说》廖廖119字,却成为了千古绝唱。在文中,周敦颐描述了莲的四种品格:积极入世却不为世俗所染,本身美丽却不向他人献媚,行为正直而不趋炎附势,独立自尊而不可亵渎,将莲花的象征意义提高到了顶峰。

30、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31、荷花有着非常高洁的象征意义,它出自淤泥之中,却纤尘不染;出自与清水之中却又不妖媚。荷花的花茎也是笔直异常,象征着它宁折不弯的坚毅品质。所以在这千百年来,真的有无数文人墨客都在咏叹荷花,留下的关于荷花的诗句也凸显荷花坚韧品质。担此大任。

32、廉洁奉公[liánjiéfènggōng]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33、【成语】:廉洁奉公

34、两袖清风[liǎngxiùqīngfēng]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35、①最喜爱的花是:。

36、清正廉明[qīngzhèngliánmíng]比喻为官廉洁公正

3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8、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39、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话,并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来概括它的特点。答:提示,本文是开放性试题。但要求是表明自己志趣的花,需和品格,志向联系起来,不要单纯答喜欢的花。第二小问需有哲理性。

40、《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41、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4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用来比喻什么社会现象?请你结合社会实际就“染”与“不染”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谈谈感想。答:比喻人在混浊不良的环境中能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的现象。提示:“染”自己私欲膨胀像成史杰那样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而堕落腐败走向犯罪道路。“不染”要不贫不占像湖那样清正廉洁,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

44、例句:他做了多年财政干部,依然~,一尘不染。

45、从句子种类看,第2段第一句属(陈述)句,第二句是(感叹句)第三句属(陈述)句,第四句属(反问句),第五句是(感叹句)。

46、用一组骈句来描写你熟悉的一种花:风定梅花香,月寒只影俏。

47、清正廉明、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洁身自好、光明磊落、奉公守法、克己奉公、一尘不染、出淤泥而不染、大公无私

48、“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什么相的品格?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4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50、例句:诗人把竹子比作~,高风亮节的君子。

51、《爱莲说》专题练习

52、②喜爱的原因是:。

5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54、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55、人们爱荷,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精神价值、实用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一价值?谈谈你的看法。

56、作者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

57、①可爱者甚蕃蕃②陶后鲜有闻鲜

58、【解释】: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59、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

60、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以“爱”这一主观感情为线索。

61、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62、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63、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随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什么花?(莲花)

64、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65、文中作者对“牡丹”与“菊花”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答:不同,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文中的“牡丹”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

66、光明磊落[guāngmínglěiluò]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67、克己奉公[kèjǐfènggōng]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68、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69、出处: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韩公平昔奉公守法;廉于公谨。”

70、【出处】:无。

7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2、举例说明第二段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答:(1)反问:同予者何人?(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对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3、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74、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75、“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76、作者在第一段中从(生活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质。

77、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鞭策自己,谈谈做人的道理。答:提示,做人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积极向上。不滋生私欲的枝杈,做益于人民的人。

78、赞美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表明了自己不甘同流合污、耿直正派的人格。

79、例句:国家公务员,应有~的优良品质。

80、①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81、答:(提示,可任选一种,谈出充分理由)

82、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

83、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莲比拟不慕免得,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菊比拟隐逸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

84、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对这两种看法的认识。

85、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86、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洁身守道;不同世人陷乎邪。”郭沫若《洪波曲·南京印象·一四》:“象伯夷、叔齐那样;既不赞成殷纣王;又不赞成周武王;那种洁身自好的态度似乎是无法维持的。”

87、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

88、炎炎夏日,荷塘里面总是有着许多亭亭玉立的荷花。说到荷花,古时候喜欢荷花的文人墨客就有很多,北宋周敦颐的著作《爱莲说》就是完全把荷花代表什么象征意义写的一清二楚。荷花有着非常高的气节,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化身。

89、指出句式:(1)菊之爱:(倒装句)(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省略句)。

90、出处《歧路灯》

91、出处:宋·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诗:“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92、《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93、“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陶渊明),课本中学过他的作品(《桃花源记》),与“鲜有闻”的“鲜”字构成反义词的是(众)。

94、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頣则选取了大胆的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请谈出你的观点。答:(提示,可任选一种,谈出充分理由)

95、赏析: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96、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97、《爱莲说》练习题

98、作者爱莲,不仅是倾心于它的(外貌)更主要的是看到了它的(内质)。

99、荷花,花之君子者也。千百年来,它以“出淤泥而不染”之品格,成为清廉、圣洁的象征!

100、《爱莲说》是北宋学者周敦颐所著的散文,是儒家理学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廉洁廉政的代表作。文中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心志,表明其喜爱莲花,厌弃污浊,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趣,也表达了自己不慕虚荣、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101、作者心目中君子应该与莲一样。

102、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03、民间流传的《一品清廉》就是一茎青色莲花的案,取“青莲”与“清廉”的谐音,以莲之高洁喻为官清廉。

104、《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05、例句:她最值得人敬佩的是有~的品格。

106、单纯说荷花的颜色代表廉洁。那只有白色的荷花了。

107、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108、填空题:

109、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0、例句:我们要学习雷~,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11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对追求势力、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112、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世人甚爱牡丹)一句形成照应。“众“和(独)相照应。

1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偶)和(拟人)。

114、发挥题:

115、参考答案1、①多②少③树立④洗涤

116、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么样的人?答:提示,可答“品德高尚的人”,或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

117、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莫富贵,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答:追求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118、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些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实际上,作者借莲的生长环境,暗讽官场黑暗,指出如果想要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周敦颐一生为官正直清廉,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这些都是其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体现。

119、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120、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21、不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孤高自许,谦虚,正直,不趋炎附势,美名远扬,品行高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沉浮的品质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美好资质、美名远扬仪态端庄,令人敬重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  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5.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22、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23、第二部分,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

124、奉公守法[fènggōngshǒufǎ]

125、《爱莲说》中的君子,具有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6、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27、第一部分,首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

128、阅读《爱莲说》,回答文后几道题:

129、品德高尚的人(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

130、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答: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社会现象。

131、【拼音】:liánjiéfènggōng

132、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排比修辞,反问句式;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贵的思想感情。

133、①出淤泥而不染

134、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35、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136、②香远益清

137、还具有正直端庄、美名远播的品质,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

138、作者以(莲)自况;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婉曲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39、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140、例句:现在改革开放了,国家允许了,只要~做生意,国家就会支持。

141、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142、找出文中描写莲花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找出文中描写莲花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3.找出文中描写莲花成长环境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找出文中描写莲花体态,香气的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5.找出文中描写莲花志洁行廉,仪态端正,令人敬重而不敢侵犯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找出文中描写莲花风度,气质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