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妈妈说。还有提示语放在中间的“今天我干了好多活,”

2、(3)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3、引号“”

4、注意:冒号和数学中的比号不同,比号也是两个小圆点,可是位置居中。例如:21:7=3:1。表示小时和分之间的间隔用比号,不用冒号。例如:18:23(18时23分)。

5、冒号是两个小圆点,上下排列,位置偏下。

6、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7、“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8、三、感叹号!

9、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10、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11、主办单位:中国书进出口总公司

12、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13、冒号的特殊用法

14、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15、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16、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17、例今北部及内蒙古的细石器文化的特征是:细石器大致与内蒙古细石器相似,其中大量桂叶形尖状器为所独有。

18、例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19、例:我早上起来还没有吃早饭。

20、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1、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22、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23、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24、他的钱包里一直有一个口袋,他自己说:“这是我的秘密口袋。”

25、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26、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27、例①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②我随意地说,妈,你老这样看着我干吗?

28、注意事项

29、他说:“我想去旅行。”

30、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31、三种XX说在后面,说了什么在前面,说的后面用句号,说了什么用引号。

32、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33、七、冒号:

3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35、在中文中,通常会使用冒号和引号来引用他人的话或者引述某个句子。冒号用来引领,引号用来引文。冒号一般用在引言、对话、列举、解释、引出下文等语境中。下面是一些例句:

36、教授问道:“你明白这个问题了吗?”

37、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38、(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39、冒号和引号在语言表达中有不同的用法。冒号通常用于引出一个解释、定义、列举或引用的内容。它可以用于引出对话、引述他人的话语或引出例子。

40、《〈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41、引号则用于引用直接的语句、对话或引述他人的话语。它们可以用于表示引用、强调、讽刺或表示特定的用词。在写作中,正确使用冒号和引号可以使语句更加清晰、准确和易于理解。因此,在使用冒号和引号时,我们应该注意上下文,并确保正确使用它们以传达我们的意思。

42、(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43、句号。句号通常放于句尾表示一句话结束,通常用于陈述句,即描述一个事实的句子。

44、四、逗号,

45、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6、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47、d.表示否定和讽刺

48、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49、例××商场营业时间:09:00至21:00。

50、八、引号“”

51、一年级已经有考察给句子加标点符号的题了,一句话说完了要用句号,一句话没有说完,中间换气,停顿,要用逗号。一句话中有相同的句式,前面说几个,后面可以用省略号,省略了相同的部分,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表达强烈的感情,后面用感叹号。

52、问号。问号通常用于有疑问的句子,一般来讲需要从对方那里获得答案。一年级主要掌握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就可以了。

53、(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54、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分别标志为“”和‘’。

55、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56、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57、(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

58、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59、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60、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61、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2、b.表示特定称谓

63、“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64、请您稍等一下。

65、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66、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67、(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示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都是传奇人物。(2)同一句中只能有一个冒号。

68、一般把说的话用引号引住。一般引号是放在冒号后面的,有时候引号也放在最前面,引号放在冒号后面的说明一提示语就放前面。引号放在最前面,其实就是提示语放后面的,有时候提示识也放中间,分别举例,提示语放在最前面的:妈妈说:“我累了。”

69、总结归纳一下,你会发现,“XX说”在三种不同的位置,分别用“冒号,逗号,句号”,而“说了什么”都用引号,只是“XX说”在中间时用了两套引号。

70、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71、妈妈说,“我好累呀。��

72、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73、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74、冒号的普通用法

75、五、顿号、

76、老师说:“今天做值日表现好的同学有小明、小丽、和小光。”乏味的反义词是:“有趣、精彩、充实、风趣。”

77、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78、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79、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80、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81、a.表示引语

82、“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83、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84、《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85、e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86、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87、她看见这张名片,思考了一下,“这是谁的?”

88、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89、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90、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91、(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92、用于列举的省略。

93、例:你吃饭了吗?(需要别人告诉你吃了还是没吃)

94、带冒号的句子应该是引用的别人的话

95、二、问号?

96、二种XX说,在中间,说了什么在两边,说的后面用逗号,说了什么用引号。

97、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98、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99、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100、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有三种情况。记住这个顺口溜就会容易好多。

101、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102、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103、十、省略号……

104、提示语放在后面的比方说:“我累了。”

105、我去超市买了三样东西:牛奶、面包和鸡蛋。

106、“呜──”火车开动了。

107、外文书展销会

108、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109、九、破折号──

110、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111、一句话,因为看!这儿风景多美呀这句话是小红自己说的,而不是文章作者引用的话,所以,这只是一句话,

112、一种XX说,在前面,说了什么在后面,说的后面用冒号,说了什么用引号。

113、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114、句子中出现“啊、呀、呢、吧、多、可、真、可真、太、啦”一般都加感叹号。

115、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116、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117、引号应用

118、冒号的用法

119、他叫什么名字?

120、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121、“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122、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123、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124、句子中出现“吗、呢、怎么、到底、难道、谁、什么、为什么、哪、啥、嘛”一般都用问号。

125、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126、引号作用

127、举例亲爱的听众们:现在是××节目时间。

128、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129、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130、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131、十一、书名号《》

132、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133、(5)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但不想强调提示语的,不用冒号。

134、(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135、停止射击!

136、六、分号;

137、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138、(一)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的使用情况

139、引号种类

140、一、句号。

141、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142、用于文章的省略。

143、引号在前面的句子“说”在后,用句号。

144、句子是人物的话,如“谁谁说”,要加:“”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