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之有也。

2、并提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如郦道元《三峡》中有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就是把描写的对象即主语并提,而把描写的情态即谓并提,表达的意思其实是: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5、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7、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秋思》

8、答:前四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千古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以下是几个文言文句子,它们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思:

10、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1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2、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13、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14、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15、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互文”.“互文”也称“互文见义”、“互体”.就是同一句前后词语或上下文相互呼应、彼此渗透补充,形分义合的一种修辞方式.互文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单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诗人将无限感慨付诸明月、关塞,是说自秦汉以来,明月便照临关塞.句中的“秦”与“汉“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句中的“主人”与“客”互文,前后词语相互补充、照应,故称“互文”,应理解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并登上了船……2、对句互文诗人利用互文见义的方式,在诗文的上句隐含着下句的词语,下句又隐含着上句的词语,将意思较为复杂的事情分开来诉说,简洁明了.但它们在意义上却是一个整体.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控:拉.都护:官名,负责征讨和安抚边邑),上句中的“将军”与下句的“都护”互文,边塞天寒,将军和都护连弓都拉不开,连铠甲也因为天寒而难以披戴.再如“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杜甫《潼关吏》),“大城”与“小城”都指潼关上的城.上句中的“大城

17、互文修辞的句子如下:

18、又如耳目聪明,也是将主语耳目并提,谓语聪明并提,表达的意思却是耳聪目明。

19、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0、弗知也。

21、另外,互文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3、互文是前后词语互相交错互相呼应,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修辞效果。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起下了马,一起上了船。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依旧。

2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5、答:应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思是:将军都护角弓不得控,都护将军铁衣冷难着。

26、皆有之乎?

2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2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29、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31、互文见义的句子:“主人下马客在船.”这里的“主人”及“客”为互文.“下马”和“在船”并不分属于“主人”和“客”,其实从《琵琶行》诗后面的内容也可以看出,“主人”与“客”都上了船,“主人”还要在船上尽一回地主之谊“举酒”送客,况且随后他还“移船”邀请了琵琶女“添酒回灯重开宴”.

32、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33、这些句子都是表达了否定的含义,其中“未之有也”表示“从未有过”,而“弗知也”则表示“不知道”。这些句子都是文言文的常见表达方式,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