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2、一篇阅读理解题,学生们在通读文章后首先需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常考题型:(1)怎样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划分句子成分。

4、(2)依据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5、我们要理解开头和结尾的作用要通读全文,一般可以是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的内容相同或者大致相同,这样可以点明中心,突出主题,引起读者的注意,还有可以是总结全文的意思,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或者中心段,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感情等。

6、(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7、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8、首先有利于迅速抓住长句的主要信息(体现在主干的主语、谓语和宾语里),有利于抓住重要信息(体现在定语、状语和补语里)。

9、(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10、首先,通读全文,读熟这个字所在的句子,然后一般从这个句子所在段的开头、文章开头、后面几句找答案。

11、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12、表现了人物对家乡深深的思念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感的崇高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超然物外不羁世俗的心里状态

13、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结尾句子的作用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4、点明中心,升华中心5、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14、其次有利于判断句子是否是病句,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不适合以及句式杂糅等。

15、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2、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16、突出关键信息:画线句子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文章的重点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目的。

17、再次有利于文言文的语法学习,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甚至还能判定翻译的句子是否病句,如重复啰嗦等。

18、注意要紧扣全文中心,不要答偏了,尽量答多点

19、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20、增强文章可读性:画线句子可以帮助文章更加易读易懂。读者可以快速识别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备案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