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提高英语口语,需要注意三点:多听多说、多练多模仿、多交流多反馈。

2、三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3、例如: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4、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交流,才能真正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5、问题:如何提高英语口语?

6、二、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7、一、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8、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9、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的修辞手法。

10、㈡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原文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11、例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12、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句。排比还可以这样运用:知识如同海洋中的宝藏,深不见底,知识如同天空中的星星,繁多闪烁,知识如同山林中的野兽,难以捉摸。

13、①比喻:㈠构成:本体是“……”,喻体是“……”,比喻词是“……”。把“……”比作“……”(前面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一般在只考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时需要写如果考的是比喻和拟人两个修辞手法就可以不用写,避免答案冗长。)

14、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它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或结构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15、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句话也是排比句)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16、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长江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周德清《浔阳即景》

17、例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8、修辞手法如下:

19、以下是一个使用排比的例子:

20、排比的答题格式: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的答题格式是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强化语势,使语言精练、有力,强调了……

21、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词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活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或段落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22、排比的构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表达效果:增强气势,有说服力,有感染力。

23、㈢套话: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富有很强的想象力。

24、即一个句子中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备案号
网站地图